| 序號 | 
學年度 | 
指導教授 | 
作者 | 
論文名稱 | 
| 141 | 
110 | 
蔡志桓 | 
莊馥慈 | 
西門紅樓非營利行銷策略之研究 | 
| 140 | 
110 | 
李靜玲 | 
黃筱嵐 | 
探討立法院公費助理權益的保障與完善性之研究 | 
| 139 | 
110 | 
李靜玲 | 
黃奕璇 | 
我國在非政府組織外交軟實力發展之研究 | 
| 138 | 
110 | 
席代麟、蔡志桓 | 
邱鈺惠 | 
里長如何「參與」臺北市參與式預算 | 
| 137 | 
109 | 
王中天 | 
黃宥淇 | 
獨立選民與批判性公民政治行為與態度之比較 | 
| 136 | 
109 | 
席代麟 | 
曾君穎 | 
反滲透法立法過程之研究 | 
| 135 | 
109 | 
劉祥得、曹銳勤 | 
林宜君 | 
公務員職場靈性、環境意識、自然連結感影響環境組織公民行為之因果模式分析 | 
| 134 | 
109 | 
劉祥得、曹銳勤 | 
朱姿穎 | 
公務員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親環境心理氣候影響親環境行為之因果模式分析 | 
| 133 | 
108 | 
劉祥得、鄭美華 | 
李佳晏 | 
年金改革影響公務員工作情緒、工作滿意及心理契約違背之研究 | 
| 132 | 
108 | 
席代麟 | 
蔡昀蓁 | 
新北市兒童藝術節-節慶活動之研究 | 
| 131 | 
108 | 
席代麟 | 
潘欣樺 | 
分裂投票之研究: 以2010年以後的臺北市與桃園市地方選舉為例 | 
| 130 | 
108 | 
王中天 | 
莊瑀倢 | 
尋找臺灣的批判性公民 | 
| 129 | 
107 | 
紀俊臣 | 
許憶琳 | 
日本地方創生制度移植至臺灣可行性之研究 | 
| 128 | 
107 | 
劉祥得 | 
蔡芷軒 | 
公務員社會支持、集體效能中介組織認同與職業倦怠之研究 | 
| 127 | 
107 | 
陳欽春 | 
楊麗華 | 
桃林鐵路的再生與活化:文創敘事的角度 | 
| 126 | 
107 | 
紀俊臣、黃義盛 | 
劉一璇 | 
政策行銷的策略選擇與執行途徑:以2016年-2017年勞工一例一休政策的行銷分析 | 
| 125 | 
106 | 
紀俊臣、黃義盛 | 
紀冠宇 | 
清水溪下游整治與桶頭攔河堰興築之研究─流域治理觀點 | 
| 124 | 
105 | 
席代麟 | 
陳泰宏 | 
原住民議員選民服務之研究-以桃園市原住民議員為例 | 
| 123 | 
105 | 
紀俊臣、侯世傑 | 
牛容容 |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 
| 122 | 
105 | 
紀俊臣 | 
黃麗君 | 
臺灣農田水利會組織治理與社會互動:以桃園農田水利會為例 | 
| 121 | 
104 | 
陳思先、王中天 | 
吳至唯 | 
美國大都會區域經濟發展組織運作成效之研究 | 
| 120 | 
103 | 
高佩珊、吳鯤魯 | 
許羽含 | 
中國人身安全議題之研究(2005 年-2012 年)─以陳光誠事件為例 | 
| 119 | 
103 | 
紀俊臣 | 
黃雅如 | 
直轄市城市區域治理之研究-以臺北捷運為例 | 
| 118 | 
103 | 
席代麟、陳思先 | 
許芳瑋 | 
地區行銷之研究-以新北甘藷節為例 | 
| 117 | 
103 | 
席代麟 | 
黃千芸 | 
太陽花學運與政府危機管理之研究 | 
| 116 | 
102 | 
王中天、陳思先 | 
洪瑞謙 | 
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以大台北地區月下老人廟宇為例 | 
| 115 | 
101 | 
王中天 | 
簡湘陵 | 
地方民意代表經營Facebook網站之研究 | 
| 114 | 
101 | 
王中天 | 
許偉敬 | 
政黨認同與經濟投票關係初探討 | 
| 113 | 
101 | 
張世熒 | 
鄭宇凱 | 
民進黨歷屆立法委員選舉黨內初選制度持續與變遷 | 
| 112 | 
101 | 
陳欽春 | 
張慈芳 | 
「治理」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臺灣治理文獻之內容分析 | 
| 111 | 
101 | 
王中天 | 
李思穎 | 
獨立選民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之比較-以北高二市為例 | 
| 110 | 
101 | 
席代麟 | 
陳品方 | 
村里(社區)實踐節能減碳政策執行之研究-以桃園縣低碳示範社區為例 | 
| 109 | 
101 | 
劉祥得、羅健文 | 
陳欣榆 | 
公務人員組織領導及情緒勞動對工作績效、團隊效能和工作滿意度之影響 | 
| 108 | 
101 | 
席代麟 | 
晏勝捷 | 
臺北市師大商圈(夜市)爭議中之利害關係人研究 | 
| 107 | 
101 | 
林明煌、劉祥得 | 
林修弘 | 
公務員公共服務動機因果模式之研究 | 
| 106 | 
101 | 
蔡志恒、王中天 | 
郭沛文 | 
中華職棒簽賭案扼阻性政策分析 | 
| 105 | 
101 | 
王中天 | 
李彥圻 |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之政策弔詭—交易成本理論觀點下的公私協力 | 
| 104 | 
101 | 
陳朝建 | 
許志銘 | 
如何擔保獨立機關獨立性之研究-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其成員為例 | 
| 103 | 
100 | 
樊中原 | 
楊素真 | 
孔子領導思想中的道德意涵之研究 | 
| 102 | 
100 | 
陳朝建、方凱弘 | 
鄭羽婷 | 
新北市里幹事角色與業務之研究 | 
| 101 | 
100 | 
劉祥得、林忠山 | 
林竹貞 | 
服務取向領導影響公務人員之工作滿意度及組織公民行為因果模式分析 | 
| 100 | 
100 | 
席代麟 | 
黃亭錚 | 
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執行之評估 | 
| 99 | 
100 | 
王中天 | 
許銘輝 | 
我國獨立選民政治信任之研究 | 
| 98 | 
100 | 
王中天 | 
陳力 | 
從民族主義論臺灣統獨趨勢:辯證邏輯的觀點 | 
| 97 | 
100 | 
席代麟 | 
鄭琦潔 | 
政策規劃與執行的缺口之研究-以桃園縣公有閒置空間使用不力為例 | 
| 96 | 
100 | 
林明煌、劉祥得 | 
吳威廷 | 
公務人員組織信任、變革領導影響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品質之研究 | 
| 95 | 
100 | 
陳朝建 | 
鄭翊民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 
| 94 | 
100 | 
陳欽春 | 
蘇恒寬 | 
公部門創新服務的形塑與建構-“1999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為例 | 
| 93 | 
99 | 
王中天 | 
張博超 | 
家庭對子女政黨認同的影響-以銘傳桃園校區大學生為例 | 
| 92 | 
99 | 
王中天 | 
潘建宏 | 
台鐵局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宜蘭線為例 | 
| 91 | 
99 | 
孫本初、席代麟 | 
黃蓓馨 | 
地方節慶活動行銷之策略研究─以苗栗桐花祭為例 | 
| 90 | 
99 | 
陳朝建 | 
劉勁昱 | 
北投纜車興建規劃與停工爭議之研究 | 
| 89 | 
99 | 
蔡志恒 | 
許麗淑 | 
公司法人社會企業營運策略之研究-以「公益創投的獨立企業型」個案為例 | 
| 88 | 
99 | 
席代麟 | 
賴思瑜 | 
臺北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組織運作及其功能之研究 | 
| 87 | 
99 | 
蔡志恒 | 
蔡志恒 | 
論臺灣高等教育與學生權益之公平性-從社會階層流動的觀點 | 
| 86 | 
99 | 
劉祥得、江明修 | 
曾文彥 | 
公務人員職家衝突、工作滿意影響留任意願、工作績效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工作中心性為干擾變項 | 
| 85 | 
99 | 
方凱弘 | 
林孟寰 | 
高階文官管理核心能力Q方法論研究 | 
| 84 | 
99 | 
翁興利    劉祥得 | 
陳俊豪 | 
心理契約違反與違背影響公務人員組織信任與工作績效之研究 | 
| 83 | 
99 | 
劉祥得 | 
林明賢 | 
組織義務影響公務人員留任意願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 | 
| 82 | 
98 | 
張世熒 | 
許本雲 | 
桃園縣地方派系之研究-2009年桃園縣三合一選舉分析 | 
| 81 | 
98 | 
蔡志恒 | 
賴文政 | 
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獎優汰劣影響因素之研究 | 
| 80 | 
98 | 
席代麟 | 
鄧志崙 | 
桃園縣政府契約人力管理問題之研究 | 
| 79 | 
98 | 
席代麟 | 
黃覺曉 | 
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執行之研究 | 
| 78 | 
98 | 
蔡志恒 | 
洪郁婷 | 
菸害防制政策之性別分析(2007~) | 
| 77 | 
98 | 
陳朝建 | 
彭于芝 | 
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 | 
| 76 | 
98 | 
陳朝建 | 
余惠文 | 
我國動物保護之研究-以流浪動物領養問題為例 | 
| 75 | 
98 | 
張世熒 | 
黃信晏 | 
我國不在籍投票之可行性研究 | 
| 74 | 
98 | 
席代麟 | 
席代麟 | 
我國大學招生名額總量管制政策對系所發展之影響-以桃園縣四所私立大學為例 | 
| 73 | 
98 | 
蔡志恒 | 
蔣禮豪 | 
政府部門契約性人力進用之研究-兼論臨時人員進用個案 | 
| 72 | 
98 | 
席代麟 | 
楊織銘 | 
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後區之行政區劃研究 | 
| 71 | 
98 | 
紀俊臣 | 
陳奎宏 | 
臺北縣改制直轄市政策之規劃與執行 | 
| 70 | 
98 | 
劉祥得 | 
謝泯鈞 | 
個人與組織契合度影響公務人員離職意願之研究:以工作流動認知為干擾變項 | 
| 69 | 
98 | 
劉祥得 | 
林亞筑 | 
公務人員內外控性格干擾環境特性認知及留職傾向之因果模式分析 | 
| 68 | 
98 | 
陳朝建 | 
陳彥希 | 
海峽兩岸憲政改革之比較研究 | 
| 67 | 
98 | 
王中天、徐東海 | 
吳俊岳 | 
台灣銀行業在大陸的市場准入與發展策略 | 
| 66 | 
98 | 
徐東海、王中天 | 
徐永安 | 
中國大陸婦女NGO研究—以北京地區為例 | 
| 65 | 
98 | 
蔡志恒 | 
蔡宜凌 | 
性別預算推動之研究─兼論台灣婦女預算發展之問題 | 
| 64 | 
98 | 
王中天 | 
梁立瑛 | 
大眾傳播媒介對政治信任效果之研究-以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 | 
| 63 | 
98 | 
張世熒 | 
楊宗達 | 
地方派系動員系統與選舉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 
| 62 | 
98 | 
關弘昌 、耿曙、 席代麟 | 
馮貴聲 | 
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評估 | 
| 61 | 
98 | 
孫本初、席代麟 | 
張嘉惠 | 
公部門服務品質考核制度之研究-以97年台北市政府服務品質考核為例 | 
| 60 | 
98 | 
劉祥得 | 
陳雅雯 | 
組織正義認知影響公務員工作滿意、組織承諾之因果模式分析—組織認同之中介關係探討 | 
| 59 | 
98 | 
劉祥得 | 
翁翠襄 | 
績效評估目的影響公務員工作滿意及離職意願之因果模式分析 | 
| 58 | 
98 | 
蔡志桓 | 
陳芷琳 | 
中華電信公司專案經理人情緒勞務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為例 | 
| 57 | 
98 | 
陳欽春 | 
賴憶婷 | 
非營利組織議題管理運作模式之研究-以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 | 
| 56 | 
97 | 
王中天 | 
黎黃英 | 
越南國會組織與運作之研究 | 
| 55 | 
97 | 
席代麟 | 
劉芝青 | 
新竹縣市合併之可行性研究 | 
| 54 | 
97 | 
蔡志桓 | 
張珮涵 | 
台北市百貨業女性升遷問題之研究 | 
| 53 | 
97 | 
席代麟 | 
許郁珮 | 
臺北縣29鄉鎮市改制為區之相關問題研究 | 
| 52 | 
97 | 
張世熒 | 
許陳偉 | 
我國立法委員公費助理制度之研究 | 
| 51 | 
97 | 
陳朝建 | 
楊世瑋 | 
地方性公民投票之研究-以高雄市小班制公投為例 | 
| 50 | 
97 | 
陳欽春 | 
陳中明 | 
地方政府入口網建置與運作模式之研究:以桃園縣政府入口網為例 | 
| 49 | 
97 | 
王中天 | 
謝議德 | 
社會信任概念發展及其在地脈絡之研究 | 
| 48 | 
96 | 
黃新福 | 
何美珍 | 
非營利組織女性志工的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和工作表現之研究 | 
| 47 | 
96 | 
林青蓉 | 
徐順利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以白鯨展示爭議為例 | 
| 46 | 
96 | 
蔡志桓 | 
李玟慧 | 
台灣地區家庭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 | 
| 45 | 
96 | 
藍三印 | 
李柴怡 |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 | 
| 44 | 
96 | 
陳欽春 | 
劉世棠 | 
社區社團化的功能與模式之研究—以台南市金華社區為例 | 
| 43 | 
96 | 
陳欽春 | 
林昕穎 | 
政府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利嘉林道發展協會為例 | 
| 42 | 
96 | 
蔡志恆 | 
魏偉力 | 
公部門人力反淘汰之研究:組織經濟觀點 | 
| 41 | 
96 | 
方凱弘 | 
簡鈺青 | 
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為例 | 
| 40 | 
96 | 
方凱弘 | 
陳瀅斐 | 
我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關係之研究─以中輟生轉介輔導為例 | 
| 39 | 
96 | 
方凱弘 | 
胡子勻 | 
我國長期照顧政策行銷方式之研究 | 
| 38 | 
96 | 
席代麟 | 
呂心云 | 
行政法人化之政策評估-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 
| 37 | 
96 | 
席代麟 | 
邱薇伊 | 
政府契約人員與常任人員之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比較分析-桃園縣政府勞動與人力資源處個案研究 | 
| 36 | 
96 | 
張世熒 | 
邱美婷 | 
金牌鄉立法委員選舉賄選情形之研究 | 
| 35 | 
96 | 
黃新福 | 
杜祈賢 | 
員工訓練、人力資本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 34 | 
96 | 
蔡志恒、鄭錫鍇 | 
潘盈竹 | 
職業訓練委外政策之評估-以泰山職訓中心的訓練需求為例 | 
| 33 | 
96 | 
席代麟 | 
張偉楷 | 
台北縣社區大學爭取財務補助款的策略與途徑之分析 | 
| 32 | 
96 | 
王中天 | 
何俊賢 | 
宗教組織社會資本轉化機制之研究-以台灣創價學會為例 | 
| 31 | 
95 | 
范姜真媺 | 
鄭佳彥 | 
論電子化政府下之資訊公開 | 
| 30 | 
95 | 
 | 
吳卓憲 | 
「小三通」對金門地方經濟發展之探討 | 
| 29 | 
95 | 
呂郁女、倪炎元 | 
鄒正國 | 
公民營企業危機處理之研究~以台灣糖業公司與西堤牛排作比較 | 
| 28 | 
95 | 
席代麟 | 
莊傳弘 | 
我國兵役政策變遷之研究 | 
| 27 | 
95 | 
席代麟 、仉桂美 | 
呂心云 | 
行政法人化之政策評估-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 
| 26 | 
95 | 
席代麟、方凱弘 | 
戴至欣 | 
台北市流浪犬處理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的分析 | 
| 25 | 
95 | 
張世熒 | 
王景岳 | 
候選人競選策略研究-2006年台北市第六選區候選人盧靜儀個案分析 | 
| 24 | 
95 | 
席代麟 | 
吳嘉玲 | 
組織裁撤後人力安置課題之研究-以國民大會為例 | 
| 23 | 
95 | 
席代麟 | 
莊智婷 | 
利益團體立法遊說策略之研究-以菸害防制法修正案為例 | 
| 22 | 
95 | 
蔡志恆 | 
林世忠 | 
年長者志願服務規劃之比較研究~以台、美、英、加四國為例 | 
| 21 | 
95 | 
王中天 | 
謝國璋 | 
民主鞏固概念與台灣個案之探討-理論與測量 | 
| 20 | 
95 | 
黃新福 | 
胡欣怡 | 
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善因行銷過程之研究 | 
| 19 | 
94 | 
張世熒 | 
紀明欣 | 
我國立法委員單一選舉區劃分之研究─台北縣個案分析 | 
| 18 | 
94 | 
黃煥榮 | 
施秀玲 | 
外國學生來台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歷程之探究—以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外國學生為例 | 
| 17 | 
94 | 
陳欽春 | 
沈坦毅 | 
北市大學生公民信任與效能之調查分析~一個政治積極主義視野 | 
| 16 | 
94 | 
黃煥榮 | 
葉家馨 | 
組織變革中員工預期不確定認知對變革態度影響之研究─以經濟部為例 | 
| 15 | 
94 | 
席代麟 | 
蘇庭誼 | 
我國分立政府下之行政、立法互動分析-以公民投票法制定過程為例 | 
| 14 | 
94 | 
席代麟 | 
李舜雯 |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召集委員之研究-以第五屆為例 | 
| 13 | 
94 | 
張世熒 | 
周大鈺 | 
美國各州駐台辦事處之SWOT分析 | 
| 12 | 
93 | 
宋筱元、席代麟 | 
李惠敏 | 
調查局組織變革之研究 | 
| 11 | 
93 | 
黃建森、洪孟啟 | 
陳保良 | 
內部控制制度在行政機關之運用─以台北市信義區公所為例 | 
| 10 | 
93 | 
劉宜君、黃煥榮 | 
白碧戀 | 
非營利組織運用關係管理之研究-台北市喜願協會個案分析 | 
| 9 | 
93 | 
樊中原 | 
蒼開強 | 
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之探討-以中國青年救國團為例 | 
| 8 | 
93 | 
席代麟 | 
巫宗威 | 
社區成員參與社區事務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 
| 7 | 
93 | 
林博文、黃新福 | 
陳義賢 | 
我國立法審議過程之分析 -以民國九十一年公務人員任用法修正草案為例兼論政策行銷概念的運用 | 
| 6 | 
93 | 
陳義彥、張世熒 | 
朱曉玉 | 
我國獨立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二○○○年與二○○四年總統選舉之分析與比較 | 
| 5 | 
92 | 
黃新福 | 
梁芷菁 | 
組織變革、組織溝通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台鐵民營化為個案 | 
| 4 | 
92 | 
張世熒 | 
蔡甫欣 | 
從村里與社區組織功能探討兩者之競合─以新竹地區為例 | 
| 3 | 
92 | 
席代麟 | 
廖文正 | 
我國國安會組織變革及其功能之研究 | 
| 2 | 
92 | 
張世熒 | 
蘇俊豪 | 
雲林縣地方派系變遷及其與選舉關係之研究 | 
| 1 | 
92 | 
席代麟 | 
陳思先 | 
地方府會衝突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